“鼓浪文兴”中文拔尖基地读书会 | 李盛尧:引读《苏轼诗集》(四)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3日 访问次数:

2025年5月11日14时30分,由李盛尧老师主持的“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学”板块的新一期读书会在南光楼102-1如期开展,本次研讨会围绕《苏轼诗集》展开。

本次读书会由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郭玮豪同学与贾珂琪同学共同领读,深入讲解苏轼的《次韵水官诗》《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和子由渑池怀旧》三首诗歌,分享其读后所得。

首先,郭玮豪同学继续对此前未完的《次韵水官诗》进行讲解。郭玮豪同学结合冯注、查注等诸家注释对诗意进行梳理,适当引申,具体讲解其中涉及的典故、作品等。随后从此诗延展开来,与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王士《东丹王射鹿图》等题画诗进行对比,通过整体分析其内容结构,总结出此类诗歌的一种写作模式,即作品往往首先介绍创作者本人,作为全诗的统摄,接着写学画过程或对画作进行描摹,最后交代画作的流传或画家本人的身世境遇之类,以表达感慨。在此过程中,李盛尧老师不时进行知识补充,并指出题画诗即是以画作为线索,把作画人、画中事物、画作流传等串接起来,使之内容更具有深度。与此同时,老师鼓励同学们在诗歌比较时要关注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之后,周仲文同学就徐渭题画诗的不同之处提出疑问,老师对其进行了详细解答。

接着,贾珂琪同学对《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和子由渑池怀旧》此二首诗进行分享。贾珂琪同学首先介绍了诗歌写作背景与缘由,对其中的诗歌用韵等知识进行拓展,接着结合诗歌评语、注释及个人理解对两首诗进行文意疏通,并对困惑之处提出疑问。如对“加一倍法”这一评语的理解,李盛尧老师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同时,在诗歌讲解过程中,对于其中所涉及的“逆入”“顿挫”等评语,老师指出,“逆入”“顿挫”等本是书法用语,而此作为文学批评用语,可见文学与书画艺术是相通的。

在三首诗歌领读结束之后,李盛尧老师对两位同学所讲解的诗歌进行整体总结,再次强调与补充诗歌中涉及的用韵、修辞、评语及部分诗句的理解问题。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图/文:孟莹莹


Copyright© 2023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