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文兴”中文拔尖基地读书会 | 李盛尧:引读《苏轼诗集》(一)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访问次数:

2025年3月16日下午,由李盛尧老师主持的“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学”板块的新一期读书会在南光楼102-1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苏轼诗集》卷一展开。

李盛尧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苏轼诗集》的多个注本。从赵次公、程縯等四家注到题名王十朋编纂的百家分类注,从施元之父子及顾禧编撰的编年注本到查慎行的《苏诗补注》,再到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和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李盛尧老师简要地梳理了古人在苏诗注释上做出的努力,指出了各注本的优点和不足,同学们受益匪浅。

接着李盛尧老师请两位同学朗读《苏轼诗集》卷一中的《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次子由韵》《入峡》两诗,并对两诗进行重点讲解。《江上值雪效欧阳体》一诗系少年苏轼模仿欧阳修的作品所写,由于写作手法受到了限制,诗中对于雪的直接描写较少,但对遇雪之人的描写着墨较多,诗中有多个苦与乐之间的对比,李盛尧老师指出这样的对比正是在雪景的统摄下才显得如此地震撼人心。《入峡》是一首排律,因为韵律的要求诗中使用了较多的生僻字,不仅如此诗中还出现了“倒文协韵”的用法,如“旧俗皆鱼蚕”,李盛尧老师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这种用法,并列举出了“舜尧”“汉秦”等例子加以比较。

最后,李盛尧老师指出《苏轼诗集》卷一的作品系苏轼少年时所作,和苏轼中晚年的作品相比逊色许多,可能出于“悔其少作”的原因,这些诗绝大部分没有被选入《东坡集》。李盛尧老师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应当全方位地考量相关的作品,多方面地进行考证,不能仅仅只凭作品的好坏来断定作品的真伪。现场同学们在本次读书会上开拓了视野,也从李盛尧老师的讲解中获得许多启示。

图/文:郭玮豪


Copyright© 2023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