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国语言文学系工会组织教职工到被称为“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永春开展秋季活动。在寻访悠久的文脉中体验闽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感受到身心放松与愉悦,同时也在活动过程中促进教职工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活动的第一站是永春东关桥。东关桥,又称通仙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闽南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全长85米,桥基采用睡木沉基,整座桥梁的重量就压在这个水下松木上,松木历经千年不烂,亦为一绝。这座长廊屋盖梁式桥是根据闽南地区雨水很多而设计构筑的,船形桥墩以上部分全为木材构造,技艺之精湛,构造之奇特实属罕见。

东关桥一瞥

行走在东关桥廊里
紧接着,老师们到访了“永春文脉象征” 的魁星岩。始建于五代的千年古刹魁星岩寺香火鼎盛,为全国仅有的两处供奉魁星的寺庙之一,融合儒、道、佛教文化,其众多的摩崖造像及石刻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魁星岩百魁壁下合影
午后,乘车前往五里街。永春五里街自宋元时期起,就是一个繁荣的物资集散地,最终形成五里长街。此地处于闽中、闽南要冲,商贾由此运载本地出产的瓷、香、纸、茶、蔗糖等出发,沿古道水路通达四方,又将海货带入深山,故而成为“山海货互通”的桥梁与“瓷帮古道”的节点,曾经兴盛一时。

行走在五里长街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牛姆林,这是在闽南地区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体,这里山峦叠翠、溪流潺潺、空气清新,被誉为闽南的西双版纳。

在牛姆林的合影
下午五时,大家启程返厦,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愉悦的永春之行,在寻访独具特色的闽南文脉中,在充满蓬勃生机的原始森林里,老师们表示平时紧张的工作压力得以纾解和释放,能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中去。未来,中文系工会将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营造和谐、愉快、温馨的工作氛围,为全系师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和成长机会。
文/景欣悦
图/苏永延等
责任编辑/苏永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