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泽芝,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芝加哥大学语言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17-2018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院计算语言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01-2002)。主要从事计算语言学、教育教材语言、词典编纂学研究。数学专业理学本科、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硕士、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博士的学习经历,以及较完备的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从理工科思维和视角,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尤其在从语料库量化实证角度研究语言内在规律、探索语言理解和生成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总结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郑泽芝教授认为:应用语言学学者应该站在语言使用者、语言表述功能的立场思考语言及语言学问题,应基于真实语料,利用新技术,从动态、历时、演化的角度,去观察和发现语言表述、交际的规律,并努力从生成和理解机制,解释和描述语言及言语行为,以更好地为语言学习和社会服务。
郑泽芝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
语言计算领域:出版了《Excel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曾被多所高校选为教材使用。代表性论文有:《Auto-labeling Terms Based on Multi-scanning Strategy》《Auto-recognizing Letter-word Phrases in Chinese Texts》《Auto-extracting Paraphrases of Letter-word Phrases in Live Texts》《The Research on Lettered-words Extraction Based on Corpus》《Auto-identifying Terms Based on a Place-extending Method》《The Shi-Sentence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erial》《学科术语标注问题的探索》《利用分级建库技术建造汉语语义词典》等。多篇论文被EI、ISTP索引。作为主要合作者参与完成相关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
字母词语研究领域: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第一合作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l项。出版专著一部——《大规模真实文本汉语字母词语考查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在《厦门大学学报》《语言文字应用》《中文信息学报》《理论语言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字母词语与汉语文字系统》《字母词语跟踪研究》《字母同语块中标点的使用状况考察》《真实文本字母词语的领域分布考察》《字母词语自动提取的几点分析》《汉语真实文本字母词语考察》《Several Discussions on Chinese Letter-word Phrases》等系列研究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摘引,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向。
面向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注释语言研究领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对于汉语学习词典注释语言研究,郑泽芝教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她认为词典属于语言界经典而传统的工程范畴,应该以语言工程为基本立场,构建不同于语言学的术语系统,如应摒弃传统语文词典的“释义模式”,采用“注释模式”指称词典的注释结构;采用“用法”而非“语法”来指称词语各种使用规律和限制等。她把语料库技术引人词典注释语言研究,对多本主流词典的注释结构做了微观的、系统化的量+质的对比分析和归纳,发现了词典注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在《语言文字应用》《辞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近10篇相关论文。建设了词典原文语料库、词类分类语料库、精加工标记语料库及各词类注释结构数据库;建设了对外汉语教材注释语言原文语料库、分类语料库、精加工标记语料库及分类数据库。自主研制开发了多种词类标记集与标记标准和辅助标记软件。
学科教材语言研究领域:基于10年来对学科教材语言的探索性研究,目前郑泽芝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学科教材语言表述特征、语言与知识体系评价研究。她把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和理念移用于教材语言特征研究。发表相关论文7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4项。建设了数学、物理、化学、思想品德、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教材语料库、术语语料库,自主开发了多款语料库加工软件和自动处理软件。为学科教材语言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联系方式:zhengzz@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