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文兴”中文拔尖基地读书会 | 徐勇:“角度创新,逻辑严密”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访问次数:

2024年3月19日中午,由中文系主任徐勇老师主持的现当代文学评论与写作模块读书会在南光一102教室召开。

本次读书会围绕着李可心同学的评论文章《康峥: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界处重构世界》展开。参会同学在徐老师带领下对本次分享的稿件进行了互评与讨论。

在点评中,徐勇老师首先从题目设计方面对李可心同学提出了改进意见。徐老师结合自身写作实践,指出标题写作是针对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既要贴合评论对象的独特性,又要能概括其总特点。对于初学者,徐勇老师强调标题设计切勿好高骛远,当从基础做起,符合规范。

在逐段分析环节,徐勇教授肯定了李可心同学行文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优点,同时提出了问题和改进建议:其一,针对李可心同学切入角度过于宽泛的问题,徐勇老师指出评论写作要能反映作品的独特面貌,应通过新颖视角深挖作品内涵,避免泛泛而谈;其二,针对李可心同学文字冗长、论证的逻辑性不足乃至结论下得过于草率的问题,徐勇老师再次强调评论写作要坚持“论从叙出”,做到边述边论,述论结合,从而避免论证游离于结论之外;其三,在逻辑上,切忌漏掉中间环节的论证前提,要注意讲“三段论”,确保论证链条的完整性和说理的严密性;其四,行文应精简凝练,减少同义反复与主观化表述。

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从多维度提出见解。例如,姚辛夷同学指出文章存在表述歧义问题,建议强化对作家创作特质的聚焦;贾悦然同学认为超现实主义元素的解析可进一步深化;周仲文同学则强调需加强“边叙边议”的写作意识。徐勇老师总结时重申,文学评论需立足文本细读,兼顾学术规范与创新思维。

读书会最后,徐勇老师对李可心同学的评论潜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希望她能充分消化建议,并及时修改和打磨文章,完成写作闭环。他进一步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评论的独特价值愈发凸显,拔尖班学子肩负责任,当以扎实的学术能力回应时代需求,以不懈的成长进步回应祖国期许。

图/文:冯源


Copyright© 2023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