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拔尖班《四库全书总目》第三次读书会于南光102-3开展。本次读书会活动由李盛尧老师主持,中国语言文学系六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李盛尧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古典目录的体制,并以《汉书·艺文志》《中经新簿》《晋元帝四部书录》《七志》《七录》等目录为例,引人入胜地讲解了中国古典目录的分类沿革,沿着历史的脉络深入探寻中国古典目录分类的演变细节,并指出图书的分类实际上反映了学科的分类、目录的演变实际上反映了学科的演变的道理。除此之外,李盛尧老师还提醒同学们注意《四库全书总目》的版本差异及其在细节上的区别,强调做学术研究应该具有严谨和求真的态度。
在随后的环节中,李嘉媛同学带领大家阅读了《四库全书总目》的“四书类”小序以及《四书章句集注》提要,介绍了《四书》被合编的背景知识,分析了《中庸》《大学》从《礼记》中摘出单行的大致年代,并辨析了自宋以降四书排列的先后顺序的演变史及其原因。李盛尧老师对李嘉媛同学的分享作了指导与补充。

最后,李盛尧老师对本次读书会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教导同学们目录学知识对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在场听众在古典目录学沿革的回顾中受益良多,在李盛尧老师广博的学术视野和求真求实的科研态度中受到许多启示,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刘锦正